相信各位看官都看过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那么明教和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到底有什么关系?
先和各位看官说一下明教的发源史:
公元三世纪中后期,也就是中国的魏晋时期,波斯有个名叫摩尼的人,创立了一个教派,被称为“摩尼教”,为了扩大影响力,就跑到巴比伦传教,结局与耶稣一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摩尼教去在波斯逐渐发展壮大,但仅限于波斯,并未传入我国。
直到唐高宗在位期间,波斯的摩尼教徒来到安西都护府,起初只是以佛教的名义传教,否则会被朝廷所不容。唐玄宗曾说:“本是邪见,妄称佛教诳惑黎元。”可见摩尼教在当时是不被朝廷所认可的,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中原已经有佛教和道教了。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回纥曾出兵帮助唐朝,而摩尼教当时已成为回纥的国教,大唐皇帝就给回纥王一点面子,允许摩尼教到中原传教,并先后在长安、越州及荆州等地建了不少寺庙,以作为根据地。既然得到皇帝的支持,那一切就好办了,摩尼教的传播速度很快,教徒也与日俱增,只是与佛教和道教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唐武宗灭佛的这段历史,不少人应该听说过,连佛教都敢灭,肯定也不会放过摩尼教,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会昌三年四月中旬,敕天下杀摩尼师,剃发令着袈裟,作沙门形而杀之。”经过此次事件,摩尼教就不能明目张胆的传教了,必须低调行事,只能到民间秘密活动。
宋朝的时候,摩尼教才被称为明教,估计是根据其发音翻译过来的,它与波斯的摩尼教并非完全相同,而是融合了佛教、道教的一些东西。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也就是水浒传中,让梁山好汉损失惨重的那次起义,背后就有明教的身影,可见明教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到了元朝末年,韩山童就利用白莲教,与朝廷进行对抗,其实白莲教与明教有着很大的渊源。后来,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在刘福通的拥立下登基称帝,被称为“小明王”,而当时的朱元璋,曾被韩林儿封为左副元帅,也就是说,他是小明王的手下,也算是明教的一员。朱元璋手下谋士朱升,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也就是让他低调,被朱元璋所采纳,实力越来越强,而韩林儿却越混越惨,最后还是朱元璋把他安置在滁州。朱元璋成为吴王之后,就派人把名义上的老大韩林儿接来,只是他半路上就落水而亡。据说,朱元璋之所以定国号为“明”,与明教有一定的关系,但后来他在《大明律》把明教归为“左道邪术”,并下令取缔。
当然了,说朱元璋将自己开创的朝代取名为明朝,是因为他参加了明教这件事还是有点捕风捉影的。但是不管这个他们之间有没有关系,朱元璋登基称帝以后大肆打压明教这件事可是真实存在的。朱元璋建立了朝廷以后,本身就是从社会最底层发展起来的他,深深的知道如此庞大的一个宗教体系对于他的政权来说是多么大的威胁。
而且像刘伯温等老臣本身是非常的崇尚儒家学说,他们是非常看不上这些宗教的,他们从内心里觉得这些都是邪教,和儒家思想相比,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于是他们也是纷纷上书陈情了这件事情的利弊,鼓动朱元璋来解决这件事情。如此一来,明教更是留不得了。于是朱元璋变下达了命令,要专门大肆镇压明教,这次的镇压规模可以说是空前的大,说是绝无仅有的都毫不夸张。明教在这个时期受到了重创。甚至朱元璋还将镇压明教和白莲教专门写进了他的大明律例里呢。这些足以看出朱元璋对于明教的态度了。
其实在朱元璋还没有成为皇上的时候,那时候他还仅仅是吴王呢,就已经可以看出他对这些宗教的厌恶了。参加这些宗教的人,大多数都是来自于苦难的人们,而那时候已经发迹的朱元璋已经看不起这些百姓了,他开始为那些地主富农们说话,并且痛骂那些起义军,他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就是曾经的一支起义军而已,他的立场和以前不再一样了。仅仅在朱元璋在位的这一段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他剿灭了至少2000多名的明教教众,而且他后来的子孙们一直延续着朱元璋的政策,继续对明教进行打压,所以后来明教就慢慢的消失了。